2021年10月29日
当前位置:首页>动态信息>部门动态
【交研中心】厦门客流量最大地铁站、最忙碌进出岛通道、最热门骑行区域……
日期:2020-08-21 16:15  [字体显示:]
  轨道交通客运量5813.9万人次,较上年大幅增长约40%,工作日1号线上下客量最大的是镇海路站,2号线则是岭兜站。

  四桥一隧进出岛日均车流量53.86万台,比上年增长 2.8%,日均车流量最大的为海沧大桥。

  BRT客运量9358.98万人次,客流最多的为前埔枢纽站。

  这是2019年度厦门市交通发展报告(下文简称“报告”)里的部分内容,日前该报告已由市交通研究中心编制完成,并于近日通过评审。

  城市交通发展年报是一种全面、客观反映城市交通发展状况的资料性年度报告,是交通行业的一套年鉴式资料和常用工具书,为各项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也为相关部门掌握交通行业动态和发展形势提供可用信息。本报告全面采用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政园林局、厦门港口管理局、市统计局、市交警支队、市执法局、市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以及路桥集团、公交集团、轨道集团、信息港公司、轮渡公司、公共自行车管理有限公司的有关数据与资料。

  该报告全面记录了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年度大事,并对城市交通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包含以下5个篇章:城市发展概况、城市交通基础建设、城市交通运行与管理效果、城市交通规划与实施情况、年度评价与发展对策。

  2019年厦门市全面落实交通强国的建设要求,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报告详情

  基础设施

  2019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达270个,累计完成投资32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3.6%。

  各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轨道交通2号线按计划实现开通运营,翔安机场建设稳步实施;海新路与翁角路立交工程、海沧货运通道、海翔大道厦漳界段等工程完工;第二东通道、海沧疏港通道等重大工程开工建设;交通场站、停车设施、慢行系统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均取得良好的成绩。

  2019年厦门市各区道路供应情况

  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总客运量8.33亿人次,整体止跌回稳。

  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5813.9万人次,较上年大幅增长约40%,工作日1号线上下客量最大的是镇海路站,2号线则是岭兜站;

  BRT客运量9358.98万人次,客流最多的为前埔枢纽站;

  常规公交客运量67123.78万人次。

  共享单车方面,共享单车企业在我市投放了13万辆,骑行总量8752万次,共享单车出行全市分布比较集中,在岛内轨道和BRT站点明显聚集,形成换乘,主要集中区域有中山路、火车站、莲坂、吕厝、人才中心、前埔枢纽、海沧南部新城等区域。

  小汽车交通

  全市小客车保有量继续维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至2019年底全市小客车保有量为125.9万辆,较上一年增长5.7%,净增6.8万辆。

  全市干道系统高峰平均车速27.6 km/h ,“四桥一隧”进出岛日均车流量53.86万台,比上年增长2.8%。日均车流量最大的为海沧大桥。

  对外交通

  2019年全市对外客运总量133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其中铁路占比42.0%,公路占比31.0%,水路占比6.5%,航空占比20.5%。

  全年对外货物运输总量45362万吨,比上年增长4.4%。其中铁路占1.8%,公路占51.1%,航空占0.1%,水路占47.1%。

  交通管理

  出台厦门市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政策,启用BRT文灶站,开通并培育“厦门约巴”,增强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

  以“一库、一图、一平台”为主线,持续推进厦门市大交通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升级重点车辆监管系统、优化出租汽车监管系统,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人行横道礼让管理、毒酒驾查处、重点车型管理、事故黑点排查改善等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卓有成效,交通安全4项指标均较往年有所下降。

  (交研中心 邓方文)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