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阳光洒在沧江古镇斑驳的墙面上,不远处,集装箱码头的机械臂正忙碌有序地挥舞,仿佛在与百年前商贾云集的古镇隔空对话。8月8日上午,厦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CityWalk”斗阵行迎来第5期活动。这一次,参观团走进海沧区沧江古镇及青礁村院前社,参观莲塘别墅,穿行历史街巷……倾听文史专家讲述背后故事。
与前几期活动不同的是,本次“City Walk”为青少年特别场次,共有20多名学生参与。带队专家是厦门文史专家卢志明。他曾编著《厦门文史丛书》系列中的《厦门闾里记忆》,记录厦门古建筑、民俗文化及华侨历史。卢志明参与此次策划路线,从莲塘别墅出发,一路行经海沧老街、黄公桥、海沧华侨三都联谊会,最终抵达青礁村院前社。
“融居住、祭祀、教育为一体,江南园林式的布局设计,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让莲塘别墅这处位于海沧的闽南建筑群,闪烁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之美。”在莲塘别墅陈氏家庙的广场上,卢志明娓娓道来,这座别墅的主人是越南华侨陈炳猷。陈炳猷少年时代便远渡重洋,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越南从事大米生意,创下庞大家业,晚年携资回乡,聘请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在莲花洲营建大厝,至今这里住的仍是陈氏后人。
走进陈氏家庙,陈氏后人陈全义热情迎接参观团。“每一个细节都相当用心,仔细观察更会发现西洋元素和海洋元素相映成趣。”介绍起自家祖宅,陈全义如数家珍,闽南砖雕和彩绘、哥特式窗廊、伊斯兰壁画,中西合璧体现在莲塘别墅的每一个细节中。陈炳猷还把海外的见闻,定格在自家豪宅上——中式的亭台楼阁,与西洋小楼相映成趣,海面上蒸汽轮穿梭而行,“传递的是百年前中国人闯荡南洋放眼世界的豪情。”
随后,参观团一行来到沧江古镇中的海沧老街。老街里古韵十足的骑楼式、吊脚楼式建筑和独特闽南风情,还有黄公桥、海沧华侨三都联谊会,吸引不少游客打卡。“你们能想象吗?这座古镇在100多年前是闽南经济文化的高地。”站在古镇古民居群前,卢志明说,彼时的沧江古镇不仅是商品货物集散地,还是不少人“过台湾下南洋”的起点。
临近中午,参观团抵达此行最后一站——青礁村院前社。参观团看到一栋栋典型的闽南传统红砖大厝形态格局规整,装饰精美富丽。
“原来老房子里藏着这么多故事。”高一学生杨鹏宇难掩兴奋之情,这场主动报名的“文化漫游”让他收获满满。在他眼中,莲塘别墅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最令人着迷:“那些看似矛盾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却美得那么和谐,就像在讲述一个跨越山海的文化交融故事。”
本次活动是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系列重要宣传活动之一,由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专班、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
【同步】“City Walk”重要途径点
•莲塘别墅
作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塘别墅建筑群位于海沧区海沧街道,修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整座建筑群是由宗祠、学堂、住家、花园等构成的完美田园聚落,为越南华侨陈炳猷回乡所建。
莲塘别墅建筑群是厦门目前单一家族保存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因建筑艺术高超,文物遗存众多,被誉为“中西合璧”经典建筑、闽南民间建筑的瑰宝。几年前,海沧区对莲塘别墅的祖祠进行修缮。近期,莲塘别墅完成又一轮修缮,主要对大厝、学堂和花园的破损区域修补复建。屋瓦、墙体得到加固,观戏亭与戏台“重获新生”。
•海沧老街
沧江古镇曾是厦门岛外最繁华的商业重镇之一,拥有保存完好的三条老街——东西向的海沧大街与南北向的海沧新街、横街构成了昔日繁华的一个商业圈,依然保留着当年“海上丝路”商业街的格局,街边老店铺里,还能听到老人讲述华侨们在此交易南洋货物的故事。
据悉,三条老街是清末尤其是民国初形成骑楼式、吊脚楼式商业街,鼎盛时商号达二百多家,分布着各式的商店,如米店、裁缝店、洋货店等。
•黄公桥
黄公桥位于沧江古镇,相传为宋代修建,桥体由粗石板铺成,下面是船形石筑桥墩。桥的造型和工艺与泉州北宋古桥——洛阳桥相类。离桥头不远处,有一块残缺的石碑,上面刻着“黄公”二字,“桥”字缺失。
梨园戏经典剧目《陈三五娘》的女主人公黄五娘,就出生在宋代海沧的一个黄姓富商家庭。据当地文史专家考证,黄五娘父亲黄九能为了庆祝女儿的出生,专门修建了这座石桥,方便两岸居民来往,后被取名为黄公桥。
•海沧华侨三都联谊会
在海沧老街上,有一座外表看起来有些老旧的楼房,这座楼房上有一行泥塑的字:海沧三都华侨联谊会,还标明修建日期:一九九二年冬。三都华侨联谊会有着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海沧最早的华侨社团。
清朝末年闽南沿海一带时局动荡不安,盗匪骚乱。光绪五年(1881年),海沧的海外游子,将一些资金寄回老家海沧,资助乡亲保护家乡,他们依托于一个华侨团体:槟榔屿三都联络局(当时海沧属海澄县三都)。后来这个华侨团体,在海沧设立分局,旨在沟通海内外侨亲情。1992年,三都联络分局改名为“海沧三都华侨联谊会”。
•青礁村院前社
作为大陆首个闽台生态文化村,海沧青礁村院前社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传统村落”等称号。颜珍伟宅及颜氏小宗、颜民淳宅、颜江守宅崇泽堂(院前颜氏家庙)、王艺全宅(大夫第)等多处不可移动文物及数十处传统建筑分布在村庄中。
这些古厝建筑多建于清朝时期,在建筑选地择向、平面格局、材料、结构、屋顶、外墙、装饰、色彩等方面具有其独特风格,是厦门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群落之一。
【相关】
沧江古镇因依江而建而得名“沧江”,与古商路相通,历史上是厦门岛外最繁华的商业重镇之一。古镇内保留许多历史遗迹,如莲塘别墅、海沧老街、黄公桥、海沧华侨三都联谊会等,它们见证了古镇的繁荣历史。
今年6月底,我市首次认定并公布厦门市历史地段,共11处,其中位于海沧区的为沧江古街古厝历史地段。沧江古街古厝历史地段包含海沧老街、黄公桥、海沧华侨三都联谊会等,但不包含莲塘别墅。
(设计处 供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