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 索 引 号:XM00126-13-04-2025-055
    • 发布日期:2025-07-16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5001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2025-07-16 18:47

    刘春委员:

      《以标准化支撑厦门海洋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5001号提案)收悉。我局作为主办单位,经梳理汇总,现将我局及会办单位关于该提案的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标准化工作在厦门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发挥引领作用,更是厦门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刘春委员提出的以标准化支撑厦门海洋生态修复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我局及会办单位接到提案后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吸收,取得一致意见。

      二、措施与成效

      (一)我局依据国家标准构建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框架,系统推进我市海洋生态修复工作标准化建设。主要依托于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或参与编制发布《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 第1部分:总则》《海滩养护与修复技术指南》等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市海洋生态修复工作实际,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着眼海洋生态系统类型及其自然特点,落实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明确了海洋生态修复的目的、原则、一般要求和技术流程;针对我市广泛分布的红树林等典型生态系统及岸滩、海湾、河口、海岛等综合生态系统特征,分别明确了其生态修复的基本要求,规定了生态修复的基本流程以及开展生态调查、退化问题诊断与修复目标确定、修复措施、跟踪监测与效果评估等的技术要求。2021年至今已成功争取超过11亿元中央资金支持我市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完成修复沙滩长度约2.3公里,修复红树林面积约65公顷。改善厦门海域生态环境,恢复海洋资源,美化海洋景观。

      (二)市海洋发展局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理论与实践研究推广,成效显著。一方面,推动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和海洋生态系统评估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厦门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另一方面,总结提炼厦门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实践经验,成功打造了下潭尾红树林公园这一海洋生态旅游项目,成为滨海城市海洋生态修复的示范推广案例,下潭尾红树林公园构建多元海洋生态经济体系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发展海洋研学经济,开发四大主题课程,开展科普教育超200场,受众逾10万;携手科研院所共建科普研学品牌,启动“山海逐梦”计划。二是激活观鸟经济,开通海上观光线路,建设观鸟设施,开发文创产品,打造观鸟IP,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三是打造海洋会展经济,作为金砖会晤碳中和项目,成为会议碳中和林示范样板,并与厦门国际博览中心联动,成为展示城市绿色生态经济的新客厅。四是深挖生态文化经济,设计四大科普IP,开发全国首个红树林数字剧本游,利用AI技术打造海洋公益主题曲,全渠道宣传海洋生态文化。此外,充分利用厦门国际海洋周、全球滨海论坛等国际会议平台,设立专题展区及论坛,系统介绍“厦门实践”经验,吸引了众多国际组织、专家学者及企业的广泛关注,并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洋管理部门及科研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三、今后推动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科技攻关,提高海洋生态修复的科学化、规范化,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加强前沿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手段在海洋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领导署名:柯玉宗

      联 系 人:李郅明

      联系电话:2855212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5年7月14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