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 索 引 号:XM00126-18-02-2021-021
    • 发布机构: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厦门市建设局
    • 发布日期:2021-11-30
    《厦门市产业园区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解读
    发布时间:2021-11-30 15:38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国办发〔2021〕22号)、《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厦府办规〔2021〕6号)有关精神,支持产业园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有效解决工业企业实际困难,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市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局、市工信局、市建设局联合印发了《厦门市产业园区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主要内容如下:

      一、明确工业用地双控指标要求

      工业用地内允许配建的行政办公及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占比上限提高到15%,建筑面积占比上限提高到30%,鼓励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新供应土地的工业项目,相关要求直接在地块规划条件、土地出让方案、公告、合同等材料中明确;已批工业用地确有增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必要的,可按规定程序调整原已批准的双控指标。其中,新供应工业土地用于建设非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配套比例上限,土地面积为7%、建筑面积(计容)为15%。

      二、规范已批用地双控指标调整

      本办法施行前已批准用地的工业项目,经属地区政府(或园区管委会)对增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必要性和建筑规模进行认定,并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允许已批工业项目双控指标调整为15%、30%,用于增建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按照强制性规划条件变更的规定审批。已批工业用地调整双控指标的,不改变原用地批准的土地用途、土地使用年限,不补缴土地价款,不再重新约定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等。

      三、鼓励集中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鼓励将同一产业园区中各工业项目的双控指标对应的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集中起来,统一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其中,利用已批用地集中建设的,不改变原批准土地用途和土地使用年限,不再结算土地出让金,不再重新约定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等。集中建设的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须办理整体产权、整体持有、整体抵押,未经市政府批准不得转让;确需转让的,属地区政府(或园区管委会)具有优先购买权;经批准转让的,土地出让合同(含补充合同)载明的权利义务随之转移。

      四、落实部门监管职责

      一是限制建设内容。双控指标应当相对集中独立设置,严禁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二是加强审批管理。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设计、建设等应当按照国家相应的技术标准执行,资源规划、建设等部门严格按规定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三是限制租赁对象。属地区政府(或园区管委会)负责对租赁对象的监管,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只能出租给本企业员工或者同一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员工。四是出租行为监管。属地区政府(或园区管委会)会同住房部门加强对租赁合同约定租期、一次收取租金和押金、续租等租赁行为的监管,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房源、租赁合同均应在住房部门所属的厦门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系统备案。五是租金应当接受政府指导,低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赁住房评估租金。

      原文链接: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厦门市建设局关于印发《厦门市产业园区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的通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