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9日
当前位置:首页>动态信息>部门动态
金包银项目惠民生 不动产登记破难题
日期:2025-07-01 17:47  [字体显示:]

  “金包银”工程是厦门市委、市政府自2005年起实施的创新性农村城市化改造惠民建设项目,其中“金”是指紧邻工业集中区,在住宅较密集、人口相对集中且规划允许保留的村庄外围为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的配套用房(简称“金边”)。“银”是指“金边”内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进行就地改造的村庄(简称“银里”)。该工程项目致力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多方面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当“金包银项目”“房产移交协议书”“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村民受益”几个看似简单的词语集合一起时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登记难题”。

  今年初,厦门翔安新区发展有限公司拿着一份《西坂“金包银”房产移交协议书》来到翔安分中心,咨询如何将已登记至其名下的项目转移登记至翔安区马巷街道西坂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名下,却面临多重登记障碍:首先,项目土地商业部分因划拨决定书土地批准用途仅为居住用地,暂未完成首次登记;其次,“金包银”工程作为厦门本地特色项目,此前并无登记先例,现有《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缺乏明确登记依据支持直接转移登记至此类股份经济合作社;此外,申请人除房产移交协议书外缺乏其他必要登记材料。“金包银项目”商业部分登记及确权至“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关系村民利益及农村发展,为解决“金包银项目”登记难题,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多举措促进项目顺利登记。

  一是积极搜寻政策,主动上报登记难题。中心积极搜寻“金包银项目”相关政策材料,最终获取《厦门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设与管理局等部门关于实施金包银工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2006)、《厦门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委农办等部门关于实施金包银工程建设补充指导意见的通知》(2007)两份重要文件,文件明确“金包银项目”权属归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或村委会。这些文件无疑是确定“金包银项目”权利主体的“定海神针”。针对权属登记依据不足、“金包银项目”商业土地用途不明确的问题,中心经过慎重研判,决定将该项目的特殊情况上报调查登记协调会,详细撰写上会材料上报会审,由上级部门给予明确指导及解决方案。

  二是部门并联合作,共同化解登记难题。“金包银项目”登记涉及测绘部门传送房产数据,分中心主动对接测绘部门,了解测绘数据进度,提前做好办证准备。与此同时,与中心信息科、项目登记科探讨交流,提前模拟受理,为项目登记提速增效奠定基础。

  三是专人对接沟通,高效解决登记难题。根据调查登记协调会的指示精神,分中心立即启动登记工作,指定专人主动联系申请人,详细告知申请材料,认真指导填写申请书。受理审核时采取“容缺受理,证后补正”的弹性模式,既能保证申请人及时拿证,又能确保登记安全规范。至此,翔安下坂“金包银项目”已登记完成。

  “金包银项目”顺利登记,解决的不仅是项目主体的登记难题,更是安定了上百村民的心,同时是“登记难”专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也为日后此类项目提供登记路径。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董秋妮)

附件下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