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出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7月15日起正式施行
近日,《厦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市政府批准公布,将于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办法》明确了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对象的管理机制,为厦门历史文化传承筑牢制度保障。
《办法》构建了市区统筹的保护管理体系,市资源规划、住建、文旅等多部门分工协作,分别承担规划管理、施工监督、文物保护等职责,同时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事项的专业论证工作,为市、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在保护规划与实施方面,《办法》规定历史文化街区、地段编制保护规划,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编制保护方案,明确具体保护要求和保护措施。保护责任人制度同步建立,历史建筑的所有人、使用人需承担日常维护责任。
为平衡保护与发展,《办法》鼓励通过微改造、活化利用等方式,在符合保护要求的前提下,将历史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文创空间、非遗展示场所等,实现历史文脉延续;支持社会力量通过产权置换、委托管理等方式参与保护利用。城市更新、城中村改造中必须优先落实保护措施,避免破坏性开发。
据了解,《办法》的出台旨在破解历史文化保护与城乡发展的矛盾,通过制度创新让老建筑“活”起来,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为厦门历史文化传承筑牢制度保障,助力厦门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
(设计处 供稿)
附件下载: